2010年10月9日

台灣的主權危機

  中、日釣魚台之爭越演越烈,這次馬英九政府一改先前不惜一戰的立場,第一時間僅由外交部發布簡短聲明,態度游移不定,直到眼見中國態度轉趨強硬,才又跟著搖旗吶喊,派出海巡署護航保釣人士出海。馬英九甘當中國小弟,跟在大哥後面狐假虎威,自以為選對邊,卻忽視了此次中、日衝突中隱藏的台灣危機。

  首先,中國政府藉此次爭端積極營造兩岸共主形象,離間台日關係。先是不否認台灣擁有釣魚台主權,再進而強調中國與台灣的中央地方隸屬關係,間接取得中國政府對釣魚台的所有權。一石二鳥,表面看似不反對台灣立場,一方面卻佔盡先機,樹立宗主國身分,埋下了未來接收台灣任何在釣魚台可能權益的伏筆。另一方面,使日本當局視台灣、中國為同一敵對陣營,打擊台日互信基礎,切斷日後台、日在釣魚台問題上的可能合作。馬政府未能及時與中國進行切割,言明立場,進退失據,將來台灣在釣魚台上的發言權與權利主張,只會逐漸被中國收編。

  其次,不論是稀土的出口管制、緊縮中國觀光客赴日人數,或是加強對日本的非關稅性貿易障礙,中國開始展現以經濟制裁達到外交目的的決心與實力。如此前車之鑑,馬政府非但沒有開始反思台灣對中國的不健康依賴,反而沾沾自喜的迎接由日本轉程來台的中國觀光客,繼續陶醉於中國的經濟迷湯。試想,日本的國內市場、經濟實力遠大於台灣,對中國經濟依賴度又較台灣為低,尚且必須屈服於中國的經濟制裁,若中國有朝一日故技重施,迫使台灣政府接受種種不平等協議,台灣恐怕更無談判條件。

  最後,8月才傳出中國GDP超越日本,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大大鼓舞中國內部民族主義。9月發生釣魚台衝突,中國立即展現前所未有的強硬立場,溫家寶一改過去在國際上的謙和形象,參加聯合國大會時比手畫腳,嚴詞警告日本。顯示中國內部有越來越多的人自滿於快速成長的軍、經實力,要求「所有作為」的聲音開始挑戰「韜光養晦」的基本政策。中國態度強硬,將激起周邊國家的集體危機感,要求美國介入維持區域穩定的呼籲只會越來越多,而馬政府若認為得到中國庇蔭就可高枕無憂,未來恐怕將後悔莫及。

0 意見: